近年来,龙井市许多外出务工者经过多年打拼先富了起来,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外出能人,但与该市发展形势逐年向好,创业人才却相对匮乏。龙井市妇联抓住重点,针对外出务工、知名企业、当地大户三类人群,推行“亲情招商”、“引凤还巢”、“发展强人”三项反哺计划,探索出了一条“乡贤反哺”创就业新模式,吸引人才回流,掀起帮带效应,反哺家乡建设。
通过发放《致游子的一封信》、举办乡情恳谈会、同乡会等联谊活动,以乡情为纽带,加大亲情招商力度,推行“亲情招商”计划。
今年35岁的老头沟镇铜尚村村民王桂荣,年轻时和丈夫到国外打工。在乡亲们的感召下,她毅然决定带着多年的拼搏成果返回家乡,于2008年到2013期间先后创立了龙井市创兴牛繁育基地、龙井市老头沟铜尚专业农场和龙井市铜佛和谐饭店。现有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年收入达60多万元,带动就业人数50人,辐射带动80余户。
以服务为重点,优化回乡创业环境,鼓励企业家返乡投资或将部分生产环节向家乡转移扩张。号召企业家反哺共建,推行“引凤还巢”计划。32岁的金桂花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后就职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大型零售行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2012年,她了解到家乡政策逐年向好、软环境逐年优化,便毅然辞去北京工作,进入延边向阳经贸有限公司,开始探索与之前工作截然不同的食品加工贸易行业。现在任副经理的她,正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走向致富之路。
以能人为龙头,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就地培养“领头雁”队伍。开展“发展强人”计划,鼓励女能人就地帮带。智新镇龙池村书记吴秀珍,通过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成立了龙丰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并采取农户入住养殖小区缴纳租金和入股分红等方法,将村级集体收入提高到年均20万元,带动了周边上百户妇女就业,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书记”。她创办的木耳种殖基地被市妇联命名为“龙井市妇女创业就业基地”。
龙井市妇联还注重“联”字优势,挖内力、借外力,把“乡贤反哺”做成了“党委重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联动项目。
借力全市积极开展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工作,老头沟镇孟祥丽就得到了此项贷款的优惠,她凭借45公顷旱田地预期收益得到贷款后,新建了一座300平方米的养鸡场,养殖肉鸡3000只,今年毛收入达到了60万元。目前,已为专业农场、果农、农户发放贷款5900多万元;协调共青团龙井市委,将符合条件的青年女性纳入返乡青年贷款项目,对每人给予5万元至10万元的资金支持;协调项目办,为农村女种养能手、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双学双比”女能手定制致富项目,使扶贫帮困率提高5个百分点;组织女企业家开展互帮互助、互相融资活动,有效破解了创业资金难题。截至目前,为22人办理150万元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为35名妇女办理265万元财政贴息担保贷款,企业家互助融资350万元。
目前,龙井市“乡贤反哺”创就业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已初步形成了“政府搭台、乡贤唱戏”的良性互动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年初以来,全市累计实施的95个项目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85个,完成投资40亿元。“乡贤反哺”已逐步成为该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