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水獭的文章和视频发布后,“小水獭从哪里来”“他们一家人会不会一直留在海兰江”成为网友心中最大的疑惑。2月13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咨询了延边州地方志办公室和州农业农村局,2位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在延边州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翻开了全州第一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1714-1988)》,其中多处提到了“水獭”,并记载了水獭广泛分布于头道白河、二道白河、三道白河等河流或其支流、湖泊中。在汪清辖区内,还发现过全身皆白的水獭。1985年,吉林省将水獭列入二类保护动物,是我省珍稀保护野生动物之一,并曾在延边出现过。关于水獭的记载虽然不多,但足以证明,水獭是延边的野生动物。 “水獭是咱们延边的物种,多栖息于江河湖泊和山洞溪流之中,挖洞营巢而居,白天休息,夜间出来活动。本来就很难见到,再加上水獭比较怕人,所以大家能够见到水獭的情况比较少。”州农业农村局渔政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水獭喜欢在鱼多、人迹罕至的地方筑巢,一旦发现人类,很快离开。近几年,还是发现过水獭在延边活动的踪迹,但是被拍到的比较少。至于水獭一家能否留下,郑延文表示,虽然龙井市生态环境不错,但随着冰河融化,洞穴易被发现,“胆小的”水獭一家有可能转移到更隐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