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40年前,林松叶创建并策划了延边老年节!
  • 发布时间:2022-08-17 15:06 来源:龙井市人民政府

  

日前,78岁的林松叶,作为延边老年节最初的创建者和第一届老年节的策划者受邀出席庆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活动暨龙井市东盛涌镇庆祝“8·15”老年节40周年活动。端坐观礼席,看着熟悉的老年节表彰、村民自创农乐舞表演、集体花甲宴和热闹的趣味运动会场面,林松叶老人的记忆也被一点点地拉回到了40年前。

对窘迫老年人的惦念  萌生创建老年节想法

林松叶是土生土长的东盛涌人,百年前,他的祖父林风春作为朝鲜移民带着众多乡邻在此开荒破土,建起了家园,成为了东盛涌最初的开拓者,因此,林家在村民心中威望极高。

在充满责任感的家庭教育下,19岁的林松叶主动报名参军,经过6年的锻炼,退伍后返回家乡,凭借敢想、敢干、能吃苦、点子多、干活细致的优点,仅2年,从粮站临时工变成了粮站负责人。后来,能力出众的他还成为东盛涌人民公社武装部部长。

1982年,林松叶担任延吉县东盛涌乡(今龙井市东盛涌镇前身)党委副书记。和别的干部不同,女儿林英姬将父亲上任后的工作状态形容为监工,说他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到各家田地、院落去溜达,谁家地里有杂草,谁家的院子脏乱差,他追着吼,直到杂草被清除殆尽、院落被收拾整齐为止。虽然他严厉但村民并不反感,他反而更受欢迎。

而除了改变村民的懒惰生活习惯,林松叶更惦记的是改善村里窘困老人的生活状态。林松叶说,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节日,老年人辛苦一生,晚年更应该过得好。他主动向上级提出为这些无保障老人和村里生活困难的老人发放津贴。同时,为了让老年人过得更好一些、社会地位更高一些,他还萌生了创建老年节的想法。

老州长赵南起支持下  成功举办首届老年节

提到延边老年节想法的实现,林松叶最感谢的便是老州长赵南起。1982年,时任州委书记兼州长的赵南起负责包保东盛涌乡,那时他经常会到乡里以及村民家中探望,与村民拉家常。

那段日子,赵南起总会到林松叶家聊天,得知他有创建老年节的想法大为支持,并表示,做得好可以在全州推广。于是,第一届老年节应运而生,提出者林松叶也自然被委派为策划者。

既然要创办节日,定日子是头等大事。起初赵南起想把日子定在农历八月十五,因为那一年的中秋节恰逢国庆节。林松叶则认为中秋节正是水稻收割的时节,让农民在繁忙的日子过节不合适。而阳历815日刚好农闲,除此以外,那一天也是日本投降、东北解放的日子。赵南起随即点头同意,于是“8·15”老年节的日期终于被敲定,随后,第一届老年节也顺利举行。

表彰好儿媳、和睦家庭,集体花甲宴,趣味运动会……在那个物质和精神文明都不算发达的年代,这样的活动令村里的老人大开眼界,大为称赞。

参观接待盛况难忘怀  老年节也被立法通过

回想起第一届老年节的盛况,林松叶说,虽然意义重大,但要说最为隆重、记忆犹新的当属1983年在延边州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化会议,期间,参观延边老年节被列为重要事项。

为了办好第二届老年节,林松叶可是花费了一番苦心。东盛涌乡仅有2万人口,将有来自全国50多个少数民族的2000人参会,这些人住在哪里,如何保障各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上哪里去找能容纳几千人的活动场地?接到任务的时候已经是7月份了,距离开办还有一个多月,任务在前,时间有限,不容迟疑,于是,他带着村干部开了70多次会议。

为解决住宿问题,他将不同民族的来宾,按照一村一民族安排,并提前叮嘱村民注意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完美解决了吃住问题;为搭设符合要求的场地,他选定东盛涌中学操场做活动场地,并参与设计。舞台搭设材料经费不足,他做担保,向水泥厂打欠条拉来了30吨水泥。同时,他还要参与1200人表演的集体舞设计和排练。

815日,第二届老年节正式开办。那一天,林松叶和同事穿着统一的灰色西装,站在中学门口迎接来宾。他清楚地记得,拉载参观者的100台解放卡车驶入会场的场面;记得赵南起出席活动讲话的场面;记得歌唱家方初善(延边籍)受邀出席活动唱歌的场面,记得满是群众的操场热闹的场面……

39年前的盛况在东盛涌史无前例,美名也传遍全国。1984年,延边州委将815日定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老年节,2010年通过立法将815日定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老年节,2015年“8·15”老年节被列入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老年节早已成了延边的一项重大节日,林松叶老人当年畅想的全民“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想法也早已实现。

 

 


政府服务 字体-缩小 字体-复原 字体-放大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