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龙井市落实民生工程 办好惠民实事
  • 发布时间:2014-05-19 06:10 来源:龙井市人民政府

  

龙井市从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认真落实上级各项惠民政策,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教育综合水平和实力大大增强。

一是高标准抓好统筹工作,加快建设高水平教育。1995年,实现了“两基”目标,通过了国家级“普九”工作验收,促进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2010年,龙井市顺利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组对全市教育工作的督导验收;2012年和2013年,龙井市又高质量地通过省教育督导评估验收组对全市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情况、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评估验收工作。

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2001年—2013年龙井市教育总投入数据来看出,教育总投入逐年增长。近年来,通过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薄弱校改造工程等项目,全市累计争取资金达8000余万元,对全市教学设备及教学环境进行了全面改善。其中新建改造学校校舍14栋,6个塑胶操场、6个教师周转房及7个学校食堂等建设项目。新增了微机207台,实验仪器32807件,音体美卫生器材23107件,图书85136册。使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是高起点抓好起步工作,加快推进幼儿教育项目建设。近几年总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为两所国办幼儿园安装了电子监控、钢琴等教学器材、配备多功能活动室,建成室内外活动场地;在学校附近增设了交通信号灯等警示标识,安排警力在上下学期间进行巡逻,保障了幼儿园师生的安全。同时,做好幼儿园校车监管工作,2013年,向全市幼儿园校车发放了每车1000元的资金补贴。在市区内投入2000万元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2014年下半年将投入使用;大力推进5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由于育儿环境的改善,学前三年受教育率由2006年64%上升到今年的80%。

四是高效率抓好普惠工作,加快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机制,自2000年至2013累计安排达7000多名学生,基本实现了农民工子女就学100%安置。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爱心服务站、等工作制度,较好的解决了全市2039名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问题。据统计,自2010年起共资助贫困学生2696人。按照延边州政府出台的提高朝鲜族教育经费标准的有关要求,龙井市实施了减免朝鲜族高中三年学杂费(每年每生700元)以及朝鲜族学校学前一年管理费(国办每生每月180元、其他100元)政策,进一步突出朝鲜族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目前,龙井市全面落实了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使全市1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700多名学生享受到每天3.8元的午间食堂供餐。2013年全市中考参考率为97%,合格率为72%,两项指标均比往年提高10个百分点;高考再创佳绩,全市重点本科上线率6.2%,一般本科上线率38%,本科总上线率达80.2%,比去年增长13.7个百分点。龙井高中文科上线率稳居全州前茅,两所高中分别荣获全州“高考指导先进单位”和“高考成绩优秀学校”。职业教育得到有效发展,完善了城乡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全市7个乡镇和5个社区均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社区教育中心,全年累计组织各级各类培训1.1万余人,为龙井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政府服务 字体-缩小 字体-复原 字体-放大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