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市自今年1月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以来,有近2000名群众受益。不用先交钱就能入院就医,打破了传统看病模式,出现了患者、医生、医院“三赢”的可喜局面。
以往患者住院治疗需先付押金,出院后凭治疗单据报销,这种模式导致一些付不起押金的群众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危及生命。一些医疗机构为避免发生恶意逃费的情况,规定不交押金不治病,违背了医院“治病救人”的宗旨,为医患纠纷埋下了隐患。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等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逐年扩大,为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奠定了基础。
龙井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医疗制度改革。从今年1月3日起,在两家公立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服务模式,即参加城镇医保的居民或新农合的农民等人群,在办理住院治疗时,只需签订《住院医疗费用结算保证书》即可入院治疗,患者出院时只需交纳自己承担的医疗费用,其余部分由医保部门与医院单独结算。
日前,记者在龙井市中医医院住院部内科病房内看到,71岁的居民郑信子输完液后,躺在病床上休息。医生告诉记者,3月25日,郑信子因感觉头晕独自来到医院就诊。经门诊医生检查,郑信子的收缩压为180mmHg,舒张压为100mmHg,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症状,需立即住院治疗。医生了解到郑信子是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者,让郑信子签订了《住院医疗费用结算保证书》后,第一时间给予郑信子治疗。67岁的于子荣是龙井市东盛涌镇东盛涌村的农民,Ⅱ型糖尿病患者。3月24日,于子荣在龙井市中医医院办理住院手续时,因为钱不够,想放弃治疗。因于子荣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者,在没交任何押金的情况下,医院为其办理了住院手续。“没交任何押金,还可延期还款。要没有这个好政策,我只能等到秋天卖了粮食再治病了。”于子荣说。
记者了解到,龙井市农村低保户或特困患者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当出院一次性结算有困难时,患者可与医院签订《延期还款协议》,在规定时间内还清即可。到目前,龙井市患者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后,还没有出现恶意逃费情况。
目前,龙井市99.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5%的职工和居民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惠及了百姓,群众在医疗方面的满意度较去年提升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