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照片、泛黄书信…,当500余件印证着家庭百年历史的档案资料陈列在龙井市安民社区百年沧桑馆的展台上时,人们头一次欣赏了一个家庭的百年变迁史。2014年12月24日至30日,龙井市档案局举办龙井首家平民(太正奎)家庭档案展,让人们领略了家庭档案的独特魅力。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所形成的档案不仅较全面地记载了一个家庭的社会实践和家庭事务活动情况,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整个社会局部地区的历史面貌。因此,家庭档案见证着社会文明的历史。规范建立家庭档案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龙井居民太正奎耗时多年收集了家庭百年来的500多件历史资料,包括其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及子女、孙女的各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分为信函、声像、证件、荣誉、设备、健康、凭据、收藏、手写报等9类。其中,有太正奎的父亲、1914年出生的太在石老先生作为朝鲜移民,第一位考入中国运输铁路站,为国家铁路事业做出贡献的故事;有太正奎的哥哥太元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在文革年代被诬陷为特务,含冤而死后又被拨乱反正、含冤得雪的经历;还有太正奎收集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八大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所有资料展示了太正奎家庭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庭面貌,反映了龙井市一个平民家庭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走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心路历程,折射出龙井市近百年社会生活的变迁。 全市80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档案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