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扎实苦干为民生 立足百姓谋福祉
  • 发布时间:2015-01-21 07:11 来源:延边晨报龙井新闻

  

民生为重,百姓至上。近年来,龙井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一项项民生工程如一缕缕阳光洒在龙井大地上,温暖着百姓的心,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快速推进  7项重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为实施好“六大民生工程、百件惠民实事”的项目建设,龙井市克服财政困难、加大民生投入,2013年末,全市共征集97项110余小项的民生实事项目,7项重点民生项目列入《2014 年度全州民生行动计划》。

开山屯镇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开山屯镇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为3.09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13栋楼共1098户,已完工9栋楼723户,723户居民于去年年末领到新房钥匙,并陆续装修入住。在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过程中,开山屯镇政府还强化了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30万元,完成供热、道路、给水、排水、供电及辅助工程的建设,力争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镇政府也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缓解就业压力。2015年,龙井市还将完成开山屯国有工矿棚改1000户,并启动工农村棚改和天宝山国有工矿棚改工程。

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项目将实现“一站式”服务。该项目占地1952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三集中”和“九进厅”,把单位的审批事项、审批科室、审批专用章、证照打印系统、证照年检、内部网络、领导签字、有关中介组织和业务骨干纳入“大厅”,可办理全市90%以上的审批、服务、收费项目,确保审批、服务、收费项目“应进必进”。

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养护楼项目,打造新型社会养老福利中心。龙井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36722人,占区域总人口21.6%。然而龙井市区内仅有13家民办养老院,拥有590张床位,容纳能力仅相当于老年人数量的1.6%。按照国家要求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目标尚有511张床位缺口。为了更多的老人能够享有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龙井市选择在东盛涌镇平安村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养护楼。项目总投资3320万元,占地面积21042平方米,建筑面积11945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400张。主要建设局部4层主体6层的综合养护楼一座,内设200个标准间、护理站、厨房、餐厅、健身娱乐室、阅览室、医疗康复室、多功能厅等;在场区内建设3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锅炉房、车库等附属设施。根据养老服务需要,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全新老年人康复生活、体育健身娱乐发展空间,配备床、柜、电视等标准化居室生活用品220台(套),乒乓球台、跑步机、漫步机、棋牌座椅等室内外健身器材及四联健身器、双人坐推训练器等康复训练设备,共计258台(套),从而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特殊居住需求,全力打造一个“居住环境好、卫生条件优、服务标准高、设备齐全”的新型社会养老福利中心。去年年底,项目完成土建工程,预计今年投入使用。

群众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投入使用。该中心占地面积为8231.63平方米,建筑面积24188平方米,中心集文化馆、博物馆、剧场、非遗展览厅、多功能演播厅等于一体。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龙井市的一个重要文化艺术集中地,为全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快龙井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群众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工作。中心投入使用后,文化馆和博物馆将免费向市民开放。此外,1月15日,我州春晚节目在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完成录制工作。

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进展,为龙井市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完成筹委会组建,并出台了管理办法。园区实现生产总值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入驻企业达到19家。集中清理闲置土地,责令3家未按时开工企业限期整改。聘请35 名农业科技专家作为园区顾问。帮助企业获得贷款8400万元。为企业争取到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创新资金600万元。编制省级开发区创新启动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项目通过批复。以参加图洽会等活动为契机,与融宇医药等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新开和续建项目11个,储备项目26个。

城建工作顺利推进,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优化。完成了城市总规、东南片区控详规和仁化等11个村的地形图测绘工作。积极做好城区和堤防绿化,新增绿地10公顷。完成龙和路龙井段市政化改造,林业路、延农胡同等道路工程有序实施。投入2300余万元资金用于维修老化自来水管道和建设二次供水主泵房,将132个老旧泵房整合成40个主泵房,并新建1个新泵房,预留2座泵房,有效地解决了5.1万余人的日常用水难题。垃圾中转站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污水管网工程全面开工。清理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拆除市区陈旧牌匾、查处违章建筑、规范户外占道经营等行为。完成4G网络基站建设,光缆传输网络覆盖率达到90%。

完善火车站后续配套项目。全面完成投资1900万元的龙井火车站站舍项目(超出原站舍增加1820平方米),并完成2014年完善后续配套设施项目。

美好龙井幸福民生照亮中国梦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百姓幸福感不断提升。2014年,城居保参保率达到95%,龙井市人民医院、龙井市中医医院率先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实现了患者、医生、医院“三赢”的可喜局面。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天宝山被纳入全省国有工矿棚改范围。朝东山城(汗王山城)和北兴朝鲜族民居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89.1%。完成西部生态示范县中期检查指标汇总,龙井市通过省级生态市验收,成为我州首个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的县(市),争创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90户,451户低保、无房居民通过摇号入住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完成明东等1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完成了1500公顷高标准农田整治、12项以工代赈工程。布尔哈通河老头沟镇区段、海兰江东盛涌桥-仁化段等堤防工程和团结、理化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实施了海兰路两侧景观绿化、海兰江两岸绿化及景观人行桥等工程。完成了东山公园消防通道建设及入口广场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江边公园、乐然公园二期进入收尾阶段。编制完成了龙盛街一期、延农胡同等道路工程续建可研和施工设计,摊铺沥青路面13万平方米。完成“暖房子”改造42万平方米、棚改7.3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204套。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


政府服务 字体-缩小 字体-复原 字体-放大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