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开山屯口岸“联检一体化”深度融合
  • 发布时间:2015-05-28 07:52 来源:延边日报

  

一人手拿单据,另外三人戴着白色手套共同对放置在地上的化学原料桶进行检查,如果不是制服和徽章差别,很难发现这四人并非是同一单位职员。5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龙井市的开山屯口岸,首先看到的是检验检疫与海关人员共同对即将出境的一批冰乙酸进行联合查验。

延边检验检疫局开山屯办事处负责人路欣承告诉记者,像这样共同查验、结果互认的联合查验只是该口岸联检一体化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早在全州口岸实施关检“三个一”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之前,该口岸的检验检疫与海关两个部门已经开始在联合查验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海关在查验过程中发现食品、植物等不符合检验检疫进境规定的,会及时通知检验检疫部门注意;检验检疫在查验过程中,会采用海关的称重数据……2013年,两部门共同查获该口岸首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截获欲出口的5箱假冒“北京同仁堂”商标化妆品。

开山屯口岸大桥旁,新建的联合查验平台方便实用;联检大厅内,虽然挂着检验检疫与海关两块牌子,但检测仪却是一机双屏;两家公用的地磅、并列而放的业务台桌……行走于开山屯口岸关区,到处都是“联检一体化”的标志。自今年1月延吉关区实现关检合作“三个一”全流程联动作业以来,该口岸检验检疫和海关两个部门在实现一次完成报关、报检、放行“三个一”的同时,又进一步向“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模式转变。该口岸海关关长李长波介绍,以往,海关对需查验的进出口货物样品要送到大连统一检测,一来一往,至少需要1个月,严重影响通关和监管效率,同时检测结果出来以前,货物要在指定地点有偿停放,给企业造成了较大负担。实行“三互”联检模式后,可以集约利用口岸联检单位的人力资源和仪器设备,由于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中心就在州内,一般样品的检测过程不超过3天,海关采用其检测结果作为执法参考或立案依据,不仅极大地提高监管和通关效率,为企业节约时间和成本,还将对地方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发展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政府服务 字体-缩小 字体-复原 字体-放大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