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龙井市创建全国首个“校园说事点”
  • 发布时间:2015-05-05 07:20 来源:龙井市司法局

  


 

为进一步拓宽说事点领域,推行先行先试,龙井市率先创建全国首个“校园说事点”,促进全市校园普法文化建设进程,融纠纷化解与普法教育于一体,不断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构建和谐法治龙井提供助力。

    一、开展多样化“校园说事点”活动

    一是设立“小小信息员”。以学校推荐及学生自愿为原则推选出“校园说事点”的信息员,负责收集校园内发生的矛盾纠纷事项,以及校园外家人、亲友遇到的法律难题,对于可独立解决的标记已解决,不能独立解决的由司法局工作人员定期统计整理,并负责答复。

    二是建立模拟调解室。由学生代表分别扮演人民调解员、当事人等角色,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调解案例为模板,按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流程进行模拟调解,通过模拟调解,教会学生正确应对矛盾纠纷的处理方式及方法。

    三是开展“法律伴成长”亲子课堂。专注于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学生人身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共享,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相关法律解析等方式,使学生、家长、教师在面对类似暴力事件时不再“沉默”,避免发生过激行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是开展趣味学法。通过开展小游戏、播放法制动漫等形式将法律知识及生活中注意事项融入其中,增加学法趣味性,寓教于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

另外,在“校园说事点”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对说事点活动进行总结,以“我心中的法”为主题绘制手抄报,并进行评选,加深学生对说事点活动的吸收理解,激发学生学法守法积极性。

“校园说事点”的创建是继“百姓说事点”之后,进一步拓宽说事点领域,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及时发现并化解民间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又一创新举措。它以校园为活动基地,融纠纷化解与普法教育于一体,开展多元化、多领域、多层次的“法制进校园”普法宣传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多动员的参与模式,切实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二、强化“三个到位”工作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服务大局到位。要把“校园说事点”建设作为“六五”普法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物质保障,加大推进力度,开展好此项活动。司法局作为创建活动的推动者和引导者,要建立健全协调运作的责任机制,做到组织有力、职责明晰、规范有序,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在推进教学改革、维护稳定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协调各方各部门积极配合,协调运作,整体推进。

    二是预防纠纷,先行教育到位。扎实将“校园说事点”建设成为预防并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现场,以教育预防为主,进一步提高学生、家长、教师法律自觉与维权意识,加强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要切实把“校园说事点”活动与解决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落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工作,创造性开展工作,真正将“校园说事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是突出重点,创新务实到位。研究把握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辖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形式,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要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政府服务 字体-缩小 字体-复原 字体-放大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