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龙井市31名县级领导干部累计民情恳谈100次解难116件
  • 发布时间:2015-12-09 00:18 来源:龙井市人民政府

  

小区70平方米地面需要铺地砖,29户居民喝不上自来水,平房墙体出现裂缝随时要塌,……自6月27日起,我市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每周一晚6时30分准时分批分赴5个社区党委参加民情恳谈活动,与百姓面对面交流,了解民意,掌握民情,从而为百姓解决燃眉之急、难中之难。截至目前,全市31名县级领导干部累计到社区开展民情恳谈100次,解决问题116件。

长效机制服务民生零距离

2011年,我市开始开展民情恳谈活动。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龙井市县级领导干部进社区民情恳谈制度》,将民情恳谈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此种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得县级领导干部可以以一名普通在职党员的身份加入所属网格党支部,通过定期听取网格党支部书记工作情况汇报,与其他在职党员一起开展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等工作,切实发挥县级领导干部服务和联系群众的表率作用。

6月份以来,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充分发挥县级领导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表率示范作用,我市深化“县级领导干部进社区民情恳谈”活动,搭建党组织党员服务民生指导中心,健全党和政府与群众经常性交流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市委常委抓活动成效、县级领导干部抓工作落实、市民反馈监督的工作新格局。自6月27日起,每周一晚6时30分,5名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均分赴5个社区党委开展民情恳谈活动。通过这种变“上访”为“下访”的办法,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访民生“沉疴宿疾”,第一时间提出拟办意见,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受到百姓认可。为提高群众对活动的知晓率,我市先后制作了《县级领导干部进社区民情恳谈宣传片》、朝汉双语《致居民群众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依托电视、平面媒体广泛宣传,并在社区醒目位置悬挂县级领导干部进社区公示栏,提前一周公布进社区领导姓名、分管工作等内容,让群众充分了解本周县级领导干部进社区信息,使群众反映问题更具针对性,诉求反馈更加高效。截至目前,全市31名县级领导干部累计到社区开展民情恳谈100次,解决问题116件。

为深入推进县级领导干部进社区民情恳谈活动,疏通民意诉求渠道,不断扩大民生事件收集范围,使群众诉求“收的上来,落的下去”,提升民生事件解决效率,我市组建成立了党组织党员服务民生指导中心,通过整合民政局、社保局等40余个“涉民”部门服务资源,建立党组织服务民生网络平台,形成了平台按需转办、部门限期办理反馈、市委定期通报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县级领导干部批办事项及时落实、民生投诉事项及时办理。截至目前,指导中心接到民生诉求197件,转送相关职能部门处理解决156件,保障了民生事项处理机制的有效运转。 

市委书记挂帅亲民解难题

文化社区28组一间临街平房的墙体出现较大裂缝,倾斜严重,随时可能倒塌。但苦于房子有主,不知如何处理才好。社区网格工作人员发现情况后及时上报社区申请整改。但社区在辗转协调中发现该房屋系个人产权,几经周折也没能解除这一隐患。7月24日,市委书记安明植到社区开展民情恳谈活动时,社区工作人员道出了这一难题。安明植高度重视,责成市住建局、市城管办、市房产局和社区方面实地查看,按实际情况协调解决。但由于房主不同意拆除房屋,市城管办为该房屋做了测量和存档,承诺如日后进行棚户区改造,房主可按档案记录正常享受改造政策。最终,各职能部门的努力和诚意打动了房主,该房屋被顺利拆除,又被增设了防护栏,彻底消解了危险隐患,居民们为之称赞。

金缘小区B5-6号楼路面损毁有积水,影响出行及门市房营业。8月1日,市委常务副书记苏庆良深入社区民情恳谈时,责成市建设局、市房产局协调处理。随后该路面开展维修施工,目前工程全面结束。 

天图社区铁北16组深受地下管道年久失修影响,附近居民区供水压力不足,加之该地区查找地下管道漏点难度大,60多户居民吃水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近2个月来,居民已经无水可用,生活非常不便。7月20日,市长林松民情恳谈会上,居民代表道出难题,林松高度重视,责成市住建局勘查现场并拿出解决方案。随后,住建局、市自来水公司共同努力,查找到漏点后,采取有效方式,改造该区域供水主管道,7月25日,管道维修完毕,居民用水恢复正常。7月18日,天图社区20组化工总厂家属楼小区刚刚安装了10个健身器材,但70平方米地面需要铺设地砖,林松协调后,28日,彩砖铺设完毕。

“感谢市委、市政府!”11月30日,智新镇龙明村村委会主任都业臣看着自家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感慨地说。此前约3年时间里,他和全村总计29户居民过着吃水难的生活。那时,全村人靠共用一口深井水保障生活用水。但由于年头久、管道老化等原因,深井经常出故障,最终被迫停用。村委会动用人力物力打了一口井,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后,但却由于村附近有污水排放管道,压井水水质受到污染。“我们都是上年纪的人,五六十岁、七八十岁的,推着小车,拿几个水桶,接水回来吃。”居民们用这种办法维持用水近两年后,由于降雨少、干旱等原因,压井水也断了流。常常是夏季农田灌溉,压井有水,冬季则完全断水。为此,居民们曾多次反映问题,但限于该处被列入棚户区改造范围,空房占60%,加之资金短缺等多方面原因,该问题被搁浅。“社区民情恳谈会我去了,把这个事反映上去了,没想到第三天就给答复了。”都业臣说,在县级领导干部进社区民情恳谈会召开不久,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丽莲即协调相关部门现场办公,施工铺设管网,11月中旬,29户村民即如愿以偿地吃上了自来水。“现在喝的是自来水,放心水、安全水!”村民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政府服务 字体-缩小 字体-复原 字体-放大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