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实施三抓三促 探索“工业+”模式 实现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 发布时间:2018-01-19 02:02 来源:龙井市人民政府

  

(一)传统产业抓转型促升级,探索实施“工业+金融”模式。龙井是老工业基地,拥有机械、皮革、化工、纺织、造纸、水泥等传统制造业。随着市场经济方式转变,传统产业急需转型升级。为解决企业在提档升级过程中遇到流动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我市积极探索“工业+金融”模式。一方面,设立总规模为2亿元的龙井市企业发展扶持资金,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同时组建提档升级服务队,为重点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便利直通车服务。另一方面,鼓励传统产业进入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瀚丰矿业等传统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金融杠杆募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域内传统拟上市企业规范财务、股权等,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搭建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与拟上市传统企业对接交流平台,建立中介结构优配组合机制,全力帮助企业选择本行业指导经验丰富,通过率高的中介机构组合。协助传统上市企业申请省、州、市资金奖补。2018年,全力支持瀚丰矿业实现中小板上市。目前,瀚丰矿业正在接受上市辅导。如企业成功上市,将是延边州,乃至吉林省首家利用证监会绿色通道政策上市的企业,对加快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步伐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新兴产业抓龙头促提升,探索实施“工业+信息化”模式。巨龙科技是我市2016年12月引进的一户“新三板”挂牌信息化企业,该企业的入驻弥补了我市信息产业空白。目前,巨龙科技立足全州正在谋划延边信息技术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计划分3期建设。主要建设服务中心、数据中心、体验中心、健康休闲中心。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大数据、云计算、异地数据备份等多项服务。同时借助特色小镇建设契机,大力推进小镇智慧景区和旅游物联网设施建设,建设特色小镇互联网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为游客提供在线旅游租车、在线度假租赁、在线旅游购物和餐饮服务等,率先完成智慧城镇建设。

(三)特色产业抓融合促发展,探索实施“工业+园区”模式。

1.以四环澳康为轴心,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园。针对四环澳康实际,出台支持四环澳康快速发展相关举措,支持四环早日投产达效。依托龙井朝鲜族民族医药基础和长白山中草药资源,建立“公司+农户”中药材种植模式,辐射带动草仙药业、朝药药业等医药企业连线一产(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做精二产(研发儿童保健品及药膳、药酒等家居保健品),涉足三产(发展原料基地观光游),打造一二三产互融互通医药健康产业园。

2.以青岛“红领”为依托,打造服装产业孵化园。以青岛“红领”集团与帕西菲克服饰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为契机,围绕大泽亚麻、帕西菲克、骏泰制衣、清渊民族服饰等企业,打造服装产业孵化园。园区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园区建设已经全部完成。延边帕西菲克服饰有限公司设备已经运达,省人社厅已经批准1100人的域外劳工引进计划,企业正在组织域外劳动力的引进工作,计划首批500名工人在2018年4月到达,6月份正式开始生产。

3.以海兰江品牌为引领,打造食品加工产业园。以青岛崂山矿泉水与大森林矿泉水,山东一品堂与天鹭食品携手合作为纽带,拓宽龙井-青岛招商引资新渠道。鼓励三保食品、犇福肉业等企业扩大蒲公英种植面积和延边黄牛养殖规模,提高特色资源精深加工水平,引导产品向高端化、精品化、功能化方面发展,谋划工业产品与旅游“5个1”(高铁、旅行社等载体+食品+工艺品+旅游+餐饮)配比销售项目,整合品牌资源建立食品加工产业园,合力推出“海兰江”名企、名品、名店。

4.以雅嘉橱柜为带动,打造家居制造产业园。紧抓雅嘉橱柜落户龙井契机,加快娇太太家居等企业招商引资步伐,对域内龙头企业开展二次招商,为雅嘉橱柜寻求合作伙伴,合力打造家居制造产业园。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占地30万平方米,项目分三期建设,主要建设办公楼、厂房、展示厅及其他附属设施。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吸引仓储物流、销售、品牌推广、家居设计等第三方企业入园。支持雅嘉橱柜将民族特色融入家居设计,设立私人订制家居展示馆、民族风家居展示馆等。


政府服务 字体-缩小 字体-复原 字体-放大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