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2405MB1916155/2022-02733 |
分 类: | 农业机械化管理;涉农补贴 ; 通知 |
发文机关: | 龙井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03月28日 |
标 题: | 龙井市2022年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
发文字号: | 龙农财联字〔2022〕1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04月11日 |
索 引 号: | 11222405MB1916155/2022-02733 | 分 类: | 农业机械化管理;涉农补贴 ; 通知 |
发文机关: | 龙井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03月28日 |
标 题: | 龙井市2022年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 ||
发文字号: | 龙农财联字〔2022〕1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04月11日 |
按照吉林省农财两厅《关于印发2022年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吉农机发〔2022〕2号)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认真总结“梨树模式”,推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坚持生态优先、用养结合、稳产丰产、节本增效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通过政府与市场两端发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科技支撑与产业培育并重,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并行,整体推进扩面与重点突破提质并举,加快在我市适宜区域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促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稳步扩面、质量为先”原则,2022年全市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10万亩,设立2个乡镇级应用基地。加大整体推进乡镇的支持力度,稳步加大整乡(镇)推进,鼓励基础条件好的乡镇结合实际实施整村推进,适当提高整体推进乡、村范围内的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标准,努力扩大实施面积。稳步推进乡村级高标准应用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作业标准和管理水平,为建设县级高标准应用基地和实施效果监测点打好坚实基础。
三、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
全市适宜区域全面实施,扩大适宜区域保护性耕作实施范围。以玉米作物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重点,推进探索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二)技术模式
牢牢把握保护性耕作“多覆盖、少动土”的核心要求,在保障粮食稳产丰产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扰动。各地可参照《2022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农机科〔2021〕97号)文件执行,也可结合土壤、水分、积温、种植方式、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优选本区域技术模式。
(三)补助方向
1.作业补助。稳步实施差异化补助,推进“高质多补”,根据秸秆覆盖地表程度分档实施差异化补助。补助分为秸秆大量覆盖、部分覆盖、少量覆盖3个档次。
(1)玉米作物补助标准。秸秆大量覆盖(覆盖率在60%及以上),补助标准每亩100元;秸秆部分覆盖(覆盖率在30%-60%之间),补助标准每亩80元;秸秆少量覆盖(覆盖率在30%以下的),补助标准每亩40元。
(2)大豆、杂粮等补助标准。实施免少耕播种作业的地块实行统一标准进行补助,秸秆少量覆盖及以上,均按补助标准每亩40元。
2.高标准应用基地补助。高标准应用基地应以秸秆大量覆盖为主。县级应用基地面积不少于1000亩、乡镇级应用基地面积不少于200亩、村级应用基地面积不少于50亩,补助标准每亩150元。其中,县级应用基地要有技术支撑单位开展技术指导,指导费用根据实际工作确定。乡镇级应用基地是以秸秆量多、集中连片、面积多的实施主体作为优选条件,由乡镇主管部门推荐,最终确认是监测结果为准,选定排名前两位。
(四)补助对象
作业补助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农业经营主体和作业服务主体,应用基地补助对象为承担建设任务的实施主体,县乡基地实施主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或从事农业生产者,村级基地实施主体为家庭农场或从事农业生产者。
(五)补助方式
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采取“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方式进行,各乡镇按照相关要求,对保护性耕作实施地块先进行查验核实,确定拟补助的面积、对象和金额,公示7天无异议后,确定最终补助面积、补助金额和补助对象。应用基地补助由市农业农村部门审定后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
(六)查验核实
关于作业面积查验核实工作,在乡镇政府统一组织下,主要依据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方式进行查验核实,必要时也可用人工现场测量方式核验。主要查验秸秆覆盖还田、机械免(少)耕播种作业等情况。
四、工作程序
(一)落实任务面积。各乡镇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工作方案要求,立足早谋划、早准备、早启动,抓紧分解任务面积,将作业面积细化到乡、村、种植户及作业者,确保任务面积顺利落实到位。
(二)组织查验核实。各乡镇在春季播种作业结束后,即可组织开展面积查验、公示等工作,在4月20日至6月6日期间以周报形式向市农业农村局报送保护性耕作实施进度。市农业农村局于8月30日前完成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查验核实工作。
(三)补助资金结算。作业验收结束后,市农业农村局根据核验结果向市财政部门提报资金兑付申请,财政部门及时向补助对象兑付补助资金。应用基地建设和监测点补助资金也要及时兑付到位。
(四)工作情况总结。市农业农村局于11月30日前将保护性耕作实施情况工作总结、实施面积及补助资金情况汇总表、绩效自评报告报送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成立由负责同志牵头的保护性耕作项目领导小组,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建立起政府领导、上下联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各方力量,配套工作经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市农业农村局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成立项目办公室(技术指导组),统筹内部人员配备,强化推进措施。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的保护性耕作实施计划,作业面积细化落实到村及作业者。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对乡镇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和指导服务。
(二)加强基地建设。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标准应用基地建设管理,落实“1+1+2”技术指导方式,组织做好与专家指导单位对接,为技术指导提供现场工作条件。县级应用基地鼓励采取免耕播种方式,免耕播种应不少于基地面积的30%,至少安排2种以上适合本地的主推技术模式,在相邻地块设置传统耕作方式对照田,进行试验对比验证。每个基地承担现场演示等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充分发挥基地展示、验证和示范作用。基地要实行动态管理,作用发挥不明显的要及时调整,做到优中选优。
(三)加强效果监测。保护性耕作效果监测工作委托第三方(具备条件的科研院所)进行,在基地开展对比试验、数据监测、技术指导、培训示范、基础研究等工作。
(四)加大政策联动。加强与黑土地保护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农机深松整地等有关政策的衔接配合,推动政策同向用力,推动保护性耕作向典型黑土区倾斜的基础上,将更多适宜保护性耕作区域纳入实施范围。鼓励深松整地作业进行苗期深松,合力巩固提高保护性耕作稳产丰产效果。
(五)加强宣传培训。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各种媒介,针对“疫情”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政府扶持政策等,促进技术进村入户,观念深入人心。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政企社三方”联动培训,各乡镇要组织建立技术指导服务队伍,用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等项目,深入基层、农户、田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和技术服务,让种植经营者、农机作业者掌握保护性耕作的核心要领,促进技术规范应用。市农业农村局要组织乡镇主管农业负责同志、村两委负责同志至少开展一次技术培训和政策宣讲,使之进一步了解保护性耕作作用和秸秆覆盖基本要求,督促做好农户宣讲引导工作,切实减少秸秆田间焚烧和过度离田现象。采取多种形式对保护性耕作成效明显的地方和推广应用先进人物进行宣传表扬。
(六)加强信息公开。各乡镇要建立查验核实和公示制度,设立监督电话,以多种形式公开补助的程序、补助标准、补助方式等。要将受益农户、补助面积和补助金额等相关信息,在当地进行公示,让补助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坚决防止在补助实施中出现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弄虚作假等情况发生。
(七)加强监督管理。各部门要加强与审计部门沟通,做好黑土地相关审计涉及保护性耕作问题的整改。明确补助作业地块的核验标准,强化具体监管措施,严防虚报补助作业面积、降低作业标准、套取补助资金等违规行为发生。采用监测数据作为兑付作业补助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各部门建立专门的档案,相关文件资料、信息化平台监测数据等要留存备查。市农业农村局将对各乡镇保护性耕作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附件:
1.龙井市保护性耕作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2.龙井市2022年保护性耕作任务分解表
3.2022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验收核准单
4.2022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及补助情况汇总表
5.2022年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建设情况一览表
龙井市农业农村局 龙井市财政局
2022年3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龙井市保护性耕作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1、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康清周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副市长
罗京善 市政协副主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兼)
副组长:金荣哲 市财政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申春燮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副组长:朱 东 市财政局副局长
孙铭东 市农机总站站长
金春浩 老头沟镇副镇长
金 勋 东盛涌镇副镇长
崔忠权 开山屯镇副镇长
李明根 智新镇政法委员
千京宇 三合镇副镇长
杨 蕊 德新乡副乡长
林海权 白金乡副乡长
2、办公室成员(技术指导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机总站。
主 任:孙铭东
成 员:金永权 李志军 崔虎国 杨鹏 张亮 许松镐 邢玉娟
附件2
龙井市2022年保护性耕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
乡镇 |
作业面积(亩) |
乡镇应用基地 |
1 |
老头沟镇 |
27000 |
2 |
2 |
德新乡 |
20600 |
|
3 |
东盛涌镇 |
17900 |
|
4 |
智新镇 |
15100 |
|
5 |
开山屯镇 |
10300 |
|
6 |
白金乡 |
6500 |
|
7 |
三合镇 |
2600 |
|
|
合 计 |
100000 |
|
附件3
2022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验收核准单
县乡: 单位:亩
序号 |
作业地点 |
作物及面积 |
种植户 确认签字 |
种植户 联系方式 |
农机作业者确认签字 |
农机作业者联系方式 |
备注 |
||||||
合计 |
作物品种 |
耕作方式 |
|||||||||||
玉米 |
大豆 |
杂粮 |
其它 |
免耕 |
少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验收人员(乡级政府或农机站相关人员)(签字):乡级政府(盖章):
县级审核人员(签字):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农机主管部门)(盖章):
附件4
2022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及补助情况汇总表
县(市、区):单位:万亩 万元
序号 |
作业补助 |
应用基地补助 |
监测点补助 |
备注 |
|||
作业面积 |
秸秆覆盖率 |
补助标准 |
补助资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农机主管部门)(盖章):县级财政部门(盖章):
附件5
2022年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建设情况一览表
县(市、区): 单位:万亩 台
基地区位情况 |
||||||||||||||||
基地名称 |
建设地点 |
GPS坐标 |
建设规模 |
覆盖乡、村、户数 |
建设时间 |
建设单位 |
负责人 |
|||||||||
|
|
|
|
|
|
|
|
|||||||||
|
||||||||||||||||
基地建设内容 |
||||||||||||||||
技术模式 |
技术路线说明 |
面积 |
覆盖率 |
覆盖量 |
技术指导人 |
|||||||||||
模式一 |
|
|
|
|
|
|||||||||||
模式二 |
|
|
|
|
|
|||||||||||
模式三 |
|
|
|
|
|
|||||||||||
模式四 |
|
|
|
|
|
|||||||||||
模式五 |
|
|
|
|
|
|||||||||||
|
||||||||||||||||
基地关键机具装备情况 |
||||||||||||||||
名称 |
品牌 |
行数/幅宽 |
数量 |
作业能力 |
其它相关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